共享员工模式背后:"高门槛"岗位难放开 新业态尚需规范

搜狐焦点承德站 2020-02-19 08:59:2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2日电 “在发布与云海肴并肩作战的信息后,盒马对接人的电话被打爆。”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这样形容“共享员工”模式的受欢迎程度。疫情之下,一边是暂停营业对外“呼救”的餐饮企业,另一边是人力不足的生鲜及配送企业,双方一拍即合。 中新经纬从盒马内部了解到,自2月3日,盒马联合云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2日电 “在发布与云海肴并肩作战的信息后,盒马对接人的电话被打爆。”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这样形容“共享员工”模式的受欢迎程度。疫情之下,一边是暂停营业对外“呼救”的餐饮企业,另一边是人力不足的生鲜及配送企业,双方一拍即合。

中新经纬从盒马内部了解到,自2月3日,盒马联合云海肴、西贝、探鱼、青年餐厅等餐饮品牌达成“共享员工”的合作后,陆续有餐饮、酒店、影院、百货、商场、出租、汽车租赁等32家企业加入进来。截止2月10日,已有合作企业员工1800余人加入盒马,正式上岗。

云海肴、青年餐厅员工在北京盒马某门店上岗

解决双向需求 “共享员工”一举两得

据胡秋根介绍,疫情爆发之后,消费者采购民生商品的需求激增,尤其是线上订单量远远大于平时,虽然春节期间盒马宣布不打烊、不涨价,全面开足马力,但是各门店仍面临用工压力。如果有更多的工人来帮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服务更多的消费者。

疫情期间,很多盒马一线员工主动表示愿意加班,牺牲掉了原本正常的排班和休息。而在云海肴等餐饮企业员工进来支援后,盒马员工也能得到一部份休整。截止2月10日,已有合作企业员工1800余人加入盒马,正式上岗。

根据中新经纬此前的调查报道,目前国内蔬菜、粮油等市场供应充足。但由于疫情影响,大多数人都选择到商超购买新鲜食材自己做饭,所以各大超市、生鲜市场遇到了服务能力不足的情况。

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在上游供应侧紧急协调各路资源,深入内蒙古、云南、山东等产地协调货源,形成了充足稳定的供应。但在产品进入分选加工环节时,公司也碰到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目前,每日优鲜也开始了“共享员工”模式合作,西贝和眉州东坡不仅输送了数百名员工,还提供仓库,以按件计费的方式,为每日优鲜将毛菜加工成标品菜。目前两家企业可在华北地区每天向每日优鲜提供10万件商品,为消费者带来稳定优质的蔬菜供应。

可见,共享员工模式不仅帮很多尚未复工的企业解决了闲置员工的短期工作问题,另一方面也切实缓解了像盒马、每日优鲜这类企业的用工荒,可谓一举两得。

哪些工种能共享?“高门槛”岗位难放开

“共享员工”模式一出,便受到供需双方的欢迎。用胡秋根的话说就是“当天与合作方谈妥,第二天就有员工来上班。”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了几点忧虑,一是“共享员工”的准入门槛,不是每个岗位都可以做到“无缝对接”,到店就可上岗;其次,疫情期间,对员工的健康要求和审查更为严格,有的甚至需要隔离,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另外,对新加入员工的培训也一定程度上抬高了雇佣方的用人成本,雇佣企业自身能否“消化”值得商榷。

比如盒马方面就要求,新加入的临时员工要求是18岁以上、有健康证,在过去14天没有发热、咳嗽症状,以及完全符合国家政府相关规定的人员。这些人员会安排到相对比较简单的工种,例如排面整理、仓库整理、打包整货等业务。

而像配送员这样的岗位就要求比较高,这个岗位需要对门店周边的环境,甚至每一栋楼都非常熟悉。之后怎么去接触顾客,这方面的防疫培训要比在门店岗位高很多,整个培训的时间会更长一点。

目前,盒马有很大一部分业态属于餐饮领域,在这一领域倒是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对于与餐企的合作,盒马自身并不觉得是挑战,而是很有自信。

另一方面,盒马2月8日开始与上海大众出行在上海部分门店测试汽车配送,在要求较高的配送环节探索尝试。据盒马方面称,与电瓶车配送相比,汽车一次配送可以带出2-3倍的订单。

对于联想这样的制造类企业而言,用人成本更高。目前,联想的“共享员工”计划已有超过500人报名,新员工大概会经过3-5天培训之后上岗,因为是短期临时工岗位,联想提供的是电脑、手机、服务器的组装和包装产线等相对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的工作岗位。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内部信中表示,“只要能够尽快恢复生产,我们就有能力先以海外市场来持续驱动国内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联想集团各地的工厂将优先雇佣停工中小企业的闲置员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尽到帮扶义务。”

共享员工只解燃眉之急 餐饮企业转型自救

“共享员工”模式缓解了餐饮企业的人力成本,但收入问题还未解决。对此,一些传统餐饮企业也开始尝试向线上零售领域转型。

云海肴品牌总监陈娜表示,“疫情爆发后,我们加大了线上零售部分资源的投入,迅速组织人力建立分销政策。接下来全国物流恢复之后,我们会继续加大这部分的投入。因为现在我们零售商城、产品都已经是准备好了的,这次疫情之前我们这部分销售每年有上千万的交易额。”

目前,云海肴正在探索建立门店三公里范围内的社群服务站,利用现有的供应链和物流的优势,帮助门店周边的居民进行原材料、新鲜食材以及半成品等采购,通过社区团购送货上门等方式增加收入。

同样,此前自曝“撑不过3个月”的西贝也把目光转向线上。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在给内部员工的一封信中说,“我们逐渐开放外卖业务,现在已经有近200家门店外卖正在稳步运营,外卖业绩也在不断提升。”

据了解,除了利用外卖服务外,还有不少餐饮店在门店外“卖菜”。眉州东坡在部分门店设置了“便民平价菜站”,出售新鲜蔬菜和食材给附近居民。既减少门店的损失,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便利。

应急之举还是全新业态?共享员工尚需法律规范

可以看到的是,“共享员工”模式暂缓了餐饮业与用工需求方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服务众包和用工平台等业务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员工不仅是一种应急措施,更是未来用工的趋势。共享用工模式使得用人成本被分摊,解决企业现金流压力。对于需求方而言,满足用工方短时间内大量用工需求,解决紧缺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日前就推出了“蓝海”就业共享平台,全国各地餐饮商户可统一为员工就近报名临时“转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认为,“共享员工”是一个新事物,资源的流动也绝不是完全自由的,只有施加适当的制度约束,才能保证资源流动的效率。一些效仿企业必须约定清楚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尤其是管理制度、保障措施、法律风险与责任归属。对于未来“共享员工”平台的发展,有关部门可考虑出台“共享员工”相关规范,贴合行业变动进行更高效的监管,在保证员工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提高效率。(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